太阳能热水器装置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管道及抽水泵其他部件。另外在冬天需要热交换器和膨胀槽以及发电装置以备电厂不能供电之需。太阳能集热器(solar collector)在太阳能集热系统中,太阳能供暖厂接受太阳辐射并向传热工质传递热量的装置。按传热工质可分为液体集热器和空气集热器。按采光方式可分为聚光型集热器和吸热型集热器两种。另外还有一种真空集热器:一个好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该能用20~30年。太阳能供暖厂自从大约1980年以来所制作的集热器更应维持40~50年且很少进行维修。
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太阳能发电系统分为离网发电系统与并网发电系统:1、太阳能供暖厂离网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组成,若要为交流负载供电,还需要配置交流逆变器。2、太阳能供暖厂并网发电系统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这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并网发电系统有集中式大型并网电站一般都是国家级电站,主要特点是将所发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但这种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还没有太大发展。而分散式小型并网发电系统,特别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由于投资小、建设快、占地面积小、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点,是目 前并网发电的主流。
目前国内热水器产品主要有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热水器市场仍然以传统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为主导,太阳能供暖厂伴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发展,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催生出如海尔、美的等众多国内知名品牌,也引来A.O.史密斯、西门子、林内、惠而浦等国际大品牌的加盟,推动热水器行业的品质不断提升,太阳能供暖厂同时品牌间竞争也愈加激烈。近几年数据显示,电热水器销量排名前三甲的海尔、美的、A.O.史密斯占据将近60%的市场份额,品牌集中度相对较高,其它七个品牌分割30%左右的市场份额。2011年中国燃气热水器市场上,万和、万家乐分别以31.8%和22.1%的关注比例位居品牌排行榜冠亚军,这两家品牌进入市场时间较长,在产品设计、渠道推广等方面有较深厚的积累,关注份额累计超过五成,市场地位突出。
空气(热泵)热水器如何操作并进行工作:电脑自动控制,无需人工操作。第一次安装必须将冷水注满(出水口有水流出),将冷水由25℃提升到55℃约需要3小时,平均每小时约上升10~20℃,(冬天冷水温度约15℃提升到55℃需要3~4小时)。太阳能供暖厂当温度达到55℃时就自动停机,其他附加功能也一并停止。当开始使用热水后,待热水器中温度降至45℃时,太阳能供暖厂热水器就会自动启动制造热水,每小时可连续制造120~170升甚至更多的热水(具体视不同型号每小时自造热水量会不同)。水温达到55℃就会自动停机,随时准备提供其他人使用热水。周而复始,往复循环。
欧盟从2011年6月开始,利用太阳光线提供的高温能量,以水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材料,致力于“太阳能”燃油的研制生产。截止目前,研发团队已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实验室规模的可再生燃油全过程生产,其产品完全符合欧盟的飞机和汽车燃油标准,无需对飞机和汽车发动机进行任何调整改动。太阳能供暖厂研制设计的“太阳能”燃油原型机,主要由两大技术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利用集中式太阳光线聚集产生的高温能量,辅之ETH Zürich 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氧化物材料添加剂,在自行设计开发的太阳能高温反应器内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合成气(Syngas),太阳能供暖厂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第二部分根据费-托原理(Fischer-Tropsch Principe),将余热的高温合成气转化成可商业化应用于市场的“太阳能”燃油成品。
不用混水阀。即热式电热水器不需要使用混水阀,因为使用混水阀如果打到中间就会有冷、热水同时混合流出,这时热水的流量会变小,导致热水器水温过高,出现超温(温控器动作),太阳能供暖厂变会出现水忽冷忽热现象。工作人员应告知使用混水阀的客户,直接开机到热水端,太阳能供暖厂无需混冷水,这样才会使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且不易结垢。控制水流量。安装热水器时必须使用厂家配带专用花洒,热水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能调节水流量或加高档位提升水温。而一般用户都没有控制水龙头流量的习惯,致使水温达不到预定的效果。